笔者以磷酸二氢钾和去离子水为原料,首先采用滴定法确定了磷酸二氢钾原料的主成分含量,并分别采用离子色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对原材料中杂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然后采用重量容量法制备磷酸二氢根溶液标准物质,有效保证了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性,同时采用离子色谱法对研制的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并对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甘蓝型油菜是由甘蓝和白菜经过自然杂交后再加倍后形成的,其两个祖先都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可口蔬菜,从起源与进化的角度来看,将油菜开发为蔬菜具有良好的科学基础和巨大的潜力。对于一个普通成年人,人体所需的绝大多数其它维生素膳食推荐供应量都在20mg/d以下,而维生素C的膳食推荐供应量却为100mg/d,是人体中需求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当人体严重缺乏维生素C时会引起坏血病,还会造成人体免疫力的下降。
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维生素C,必须要从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中获取。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不仅可以预防癌症,减少癌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功能。有研究表明,在适当的种植条件下,收获油菜薹后并不会对油菜籽的产量造成显著影响,此模式可有效增加农民种植油菜的生产效益。尼龙66(Nylon)滤膜(直径25mm、孔径0.45m,天津市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尼龙66(Nylon)滤膜(直径13mm、孔径0.22m,天津市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微孔水相滤膜(直径50mm、孔径0.25m,天津市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2mL色谱进样瓶(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插管(250L,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的检测条件色谱柱,美国WatersXBridge-C18色谱柱
在现行标准GB5009.86-2016中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为测定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方法,其中2,6-二氯靛酚滴定法,操作简单,但是如果样品中有色素等物质会对滴定结果造成影响。样品储存:将新鲜油菜或蔬菜样品分别贮藏在4℃、-20℃、液氮(-196℃)条件下。因此,食品安全单靠政府监管还远远不够,更需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和共同参与,将食品安全监管上升到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高度,渗透到生产、加工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4.1.1 美国2019年,美国FDA宣布进入智慧食品安全新时代。这个维度的要素包括:企业构架、价值观和目的、确定方向和期望、领导力和信息传达。3.2.4 适应性适应性是指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影响和状况的能力。2020年7月,美国FDA正式发布《更智慧的食品安全新时代FDA的未来蓝图》(NEW ERA OF SMARTER FOOD SAFETY-FDAS BLUEPRINT FOR THE FUTURE),其中对食品安全文化的描述为各国政府提供了借鉴。
(5)食品安全文化是食品科学、组织文化和社会认知科学的交叉点。这些都有助于他们更加关注人和行为,以鼓励改进。
需要进一步研究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传统食品科学与社会文化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确定什么是食品安全文化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衡量和改进。然而,回顾过去几十年来的食源性疾病趋势,可以明显地看到,软科学其实是最硬的。一致性出现在不同的决策、行动和行为,包括职责、合规、绩效评估和文件记录。因此,我国急需开展食品安全文化相关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文化,提升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标准科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相关链接:食品安全,分析,标准。这个维度的要素包括:食品安全期望和当前状况、灵活性、改变、危机处理和问题解决。企业应充分利用工具来评价自身整体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文化。
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从农场的生产到厨房的烹饪,以及消费者食用前的习惯,都有助于增强食品安全,减少或增加食源性疾病的风险。3.2.3 一致性一致性是指食品安全工作的优先性,与人、技术、资源和过程的协调,从而有效应用食品安全计划并支持食品安全文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建立和改进食品安全文化。这个维度的要素包括:基础危害信息与教育、员工参与、判定危害与风险意识。
第二步:实施,即通过变更检查表,带着企业完成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文化的关键步骤。在COVID-19(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食品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已有目共睹,其重点是保证食品相关工人的安全,并让消费者了解安全的食品处理方法,鼓励人们更多地在家中烹饪食品。3.2 食品安全文化的维度与要素GFSI《食品安全文化意见书》中提出了食品安全文化的维度与要素,共包括5个维度,每个维度都由子维度组成,每个子维度都被GFSI工作组确定为重要维度。4.2 食品企业应在GFSI的指导下建立并改进食品安全文化GFSI关于食品安全文化的维度和要素为企业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首先应对当前的文化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然后分别根据愿景与使命、人、一致性、适应性和危害与风险意识这5个维度加以改进,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对于食品安全从业者来说,文化这种词的意思似乎有些模糊,甚至过于抽象。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较少,零散且不成体系。
它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了解,即通过食品安全调查问卷,帮助企业对其食品安全文化进行快速的健康检查。对于拥有强大的食品安全文化的企业而言,企业的适应性表现为对变化进行预测、筹谋和应对的技能,例如食品召回和客户投诉
观察显示GFP表达载体转入花瓣原生质体后,其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部位均有明显绿色荧光信号,这与其他植物原生质体转化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而转入Js1hY-GFP融合载体的花瓣原生质体产生的绿色荧光信号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中(图7),说明转录因子Js1hY定位于茉莉花细胞的细胞核中行使功能。由于白色花瓣原生质体中不含叶绿体,无法检测到叶绿体产生的自发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JssWEET1-GFP融合蛋白分布于茉莉花瓣原生质体细胞膜上,同时在胞质中有明显的斑点状分布,而在拟南芥叶肉原生质体中JssWEET1-GFP主要以斑点状分布于细胞质中(图8-A和C)。
经综合分析,本试验中分离茉莉花瓣原生质体的最适宜酶类组合为:15G1-1纤维素酶+4G1-1离析酶+8G1-1果胶酶,最优酶解时间为5h。在拟南芥叶片原生质体中,JssWEET17-GFP的分布与其在茉莉花瓣原生质体中的定位基本一致,而JssWEET1-GFP在细胞膜上定位信号较弱,主要以斑点状分布于胞质中,说明其亚细胞分布可能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
目前,关于茉莉花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由于可以清晰看见其细胞膜与细胞器,使原生质体在蛋白亚细胞定位上更具有优势,利用原生质体进行简易的基因瞬时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是当前研究植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中最常用且高效的方法。相较于成熟的拟南芥叶肉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本研究中茉莉花瓣原生质体的活性和转化率还有待提升,不过由于栽培容易、自然盛开的茉莉花瓣容易收集、酶解时间短等优点,使得花瓣原生质体的分离和转化试验可在1d内完成,有效促进了某些基因功能的研究分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相关链接:茉莉酮,茉莉酸,茉莉香精,果胶酶,纤维素酶,。
2.3茉莉花花瓣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的建立综合分析了影响茉莉花原生质体分离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茉莉花花瓣原生质体的瞬时转化体系。因此,本研究在借鉴拟南芥原生质体制备的基础上,探索了茉莉花植株上适合分离出原生质体的组织器官,系统地改良了其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和转化条件,获得了拥有较高数量和活力的花瓣原生质体,并表现出较好的转化效果。
此外,茉莉花的糖转运蛋白家族可能介导跨细胞膜的糖运输与储存,其家族多个成员在开花过程中表达量显著上调,烟草叶片瞬时表达显示它们多分布于细胞膜或胞质内膜中,研究也表明,JssWEET1-GFP和JssWEET17-GFP分别定位于茉莉花瓣原生质体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同时JssWEET1-GFP还以斑点状分布于细胞质中,猜测其可能通过高尔基体或囊泡等细胞器参与糖分运输,这些结果意味着它们介导的生物学功能发生在不同的细胞器中。试验流程为:以温室或自然环境中生长并盛开的茉莉花朵为材料,取其充分展开的花瓣为外植体(图6-A),用刀片将花瓣切割到足够纤细且均匀,移至含15G1-1纤维素酶,4G1-1离析酶和8G1-1果胶酶的酶解混合液中,每5m1酶解液可酶解约0.5G花瓣量(图6-B),酶解5h,过滤收集到的原生质体经过清洗和沉淀,可获得明显的原生质体聚集层(图6-C)。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进一步利用含有转录因子Js1hY-GFP融合载体,进行目标基因的原生质体表达研究。
以P35s-GFP空载体为对照,分别转入茉莉花瓣原生质体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检测它们的亚细胞定位。本研究还发现果胶酶对茉莉花花瓣原生质体的分离有关键作用,当酶液中缺少果胶酶时游离出的原生质体数量稀少,而在纤维素酶、离析酶和果胶酶同时使用时,原生质体产量有明显改善。受限于组织特异性,花瓣原生质体中不含叶绿体,所以研究与叶绿体相关的蛋白或基因可能需要共转化对照质粒,未来对茉莉花叶片的原生质体分离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用mmG溶液将收集到的原生质体稀释至浓度为4105个m1-1,按75Gm1-1原生质体的比例加入含GFP标签的外源质粒dnA,再加入等体积的400G1-1PEG溶液,混匀后,室温诱导约5min,转化后的原生质体暗处孵育16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发出绿色荧光信号的原生质体(图6-E),说明含GFP荧光蛋白标签的质粒可高通量导入茉莉花花瓣原生质体,并得到稳定表达。
3 小结与讨论茉莉花作为一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花卉植物,由于其转基因技术的缺少使得其在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极其困难,而使用原生质体进行瞬时转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障碍。2.4 茉莉花蛋白JssWEET1和JssWEET17的亚细胞定位分析为检验茉莉花来源的蛋白在茉莉花原生质体和异源表达体系中的亚细胞定位是否一致,本研究选择了茉莉花的2个糖转运蛋白家族成员JssWEET1和JssWEET17,采用上述优化建立的茉莉花花瓣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系统来分析它们的亚细胞分布,同时以拟南芥叶片原生质体系统作为对照。
本实验室在研究茉莉花开花过程相关功能基因时,鉴定到一系列在茉莉花瓣中特异性高度表达的基因,采用已建立的茉莉花瓣原生质体表达系统,成功鉴定了拟南芥生物钟调控转录因子AT1hY在茉莉花中的同源蛋白Js1hY具有细胞核定位特性。茉莉花花瓣原生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为茉莉花基因和蛋白的研究提供了快捷且更有针对性的受体材料和实验平台,避免了利用其他模式植物瞬时转化体系可能带来的表达或定位紊乱,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JssWEET17-GFP在茉莉花瓣原生质体和拟南芥叶片原生质体中均主要分布于细胞质或胞质内膜系统中(图8-B和d)。获得高质量的植物原生质体,需要考虑到合适的外植体、酶液组合与浓度、酶解时间和酶液渗透压等关键因素,幼嫩外植体常是分离原生质体的最佳材料,研究表明,盛开的茉莉花花瓣相较于叶片具备组织幼嫩、细胞排列松散等特点,更适合作为原生质体游离的材料